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807|回复: 0

[经验分享] DNS基本原理及bind配置

[复制链接]
累计签到:2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5-4-30 08: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ns基本原理
1、     当客户机Client需要访问某个域名时,会首先查看本地hosts文件查询相关记录,如果有则直接解析。
2、     如果在本机hosts文件中没有找到相关记录,则将请求发送至本地DNS域名服务器。
3、     本地DNS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先查询本地缓存localCache如果缓存中有该项记录则直接返回结果。
4、     如果本地DNS服务器在Local Cache中未查询到相关信息则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会直接把请求发送给根域名服务器。
5、     根服务器通过请求返回给给本地DNS服务器一个根子域负责相关域的服务器地址。
6、     本地DNS服务器给根子域的DNS服务器发送请求,相关域服务器在返回给本地DNS一个相关子域服务器然后层层迭代查询。最终得到记录
7、     本地DNS 服务器把返回的发送给客户端,并保存在本地缓存中以备下一次使用。
8、     域名解析完成



BIND的安装配置:


dns服务,程序包名bind,程序名named


程序包:

bind 提供服务

bind-libs 提供库文件

bind-utils 测试服务器工具

服务脚本:/etc/rc.d/init.d/named

           

主配置文件:/etc/named.conf,/etc/named.rfc1912.zones,

/etc/rndc.key

解析库文件:/var/named/ZONE_NAME.ZONE

根区域文件:/var/named/named.ca


配置缓存服务器:
修改主配置文件:/etc/named.conf
1、listen-on port 53 { 127.0.0.1; 192.168.2.10;}; IPV4监听地址将自己的地址添加到
2、/* listen-on-v6 port 53 { ::1; }; */  IPV6监听地址
3、关闭denssec
4、 allow-query     { localhost; }; 访问列表默认只有自己可以访问
注释掉或者值改成“any;”
5、recursion yes; 是否允许递归

配置DNS主名称服务器:配置主服务器就是在缓存的基础上添加zone
1、         (1) 在主配置文件中定义区域添加如下行
vim /etc/named.rfc1912.zones
zone"xuphoto.com" IN {
       type master;
       file "xuphoto.com.zone";
};      

$TTL86400  /*1t天缓存越长服务器越小更新越慢*/
@   IN SOA    ns1.xuphoto.com.    admin.xuphoto.com.(
  2015042401 /*序列号*/
       10800        /* 刷新时间*/
      3600        /*重试时间*/
      1209600         /*过期时间*/
     3600   )     /*否定最小TTL时间*/

wKiom1VA69yhoVVnAAFoDoc4rTc305.jpg

使用:namd-checkconf 检查配置文件
使用:namd-checkzone “xuphoto.com.zone”                        /var/named/xuphoto.com.zone 检查zone文件
修改权限
使用ps  aux |grep named
查看到named 运行的进程就是 named
修改我们创建的zone文件
属组为named 文件权限位640
chown :named  xuphoto.com.zone
chmod 640 xuphoto.com.zone
wKiom1VA7B7zfqKJAAHGMNyHUeM153.jpg

rndc status命令查看系统状态

[iyunv@xuweiweinamed]# rndc status
version:9.8.2rc1-RedHat-9.8.2-0.30.rc1.el6_6.2
CPUs found:4             /*服务器CPU数*/
workerthreads: 4           /*named工作线程*/
number ofzones: 20          /*区域数*/
debuglevel: 0
xfersrunning: 0
xfersdeferred: 0
soa queriesin progress: 0
querylogging is OFF                /*查询日志*/
recursiveclients: 0/0/1000          /*递归客户端*/
tcpclients: 0/100                   /*TCP连接状态*/
server is up and running

至此正向区域文件创建成功。
2、建立反向区域文件
wKiom1VA7KuwM1U-AAHGyMkobDw224.jpg

反向区域,不需要定义A记录MX记录
以PTR为主 $ORIGIN后需要将网络地址反写
修改区域文件权限:
wKioL1VA7lDwYHEzAAJbb_rOZEo072.jpg

修改配置文件:/etc/named.rfc1912.zones
添加反向区域:
wKioL1VA7rfA_QDrAABFfGHKDCQ376.jpg

至此正向反向区域服务器配置完成。









     设置从服务器:
设置新主机为缓存服务器安装BIND   设置端口,访问列表ANY ,
wKioL1VA7zzhrxtjAAHaOVghbVc671.jpg

测试启动
wKiom1VA7faBFSlgAAG1bKDVPqo560.jpg

    设置成正面从服务器:
设置区域文件 因named进程在/var/named/slaves目录有读写权限所有zone文件路径应该设置在Slaves目录下。
wKioL1VA757TNVPNAABa7f14GrY798.jpg



设置完成:重启即可
注意,此从服务器必须在主服务器上被定义为NS服务器,不然主服务器更新后不会通知此从服务器。主服务器更新后序列号必须改变  IXFR增量区域传送
查看 /var/named/slaves 文件主服务器配置文件已经更新过来了。
wKioL1VA8AyBbDVrAANeCjBSDiE127.jpg
设置反面区域服务器:
设置反向从服务器;
先确保主服务器反向区域配置文件中已经将需要设置的从服务器加入解析
wKioL1VA8G3jsfxmAAEgW5Sr5N4179.jpg

  在要配置的反向从服务器区域文件中添加一条主服务器记录;
wKiom1VA7zuS2nZQAABvsSLI2z4324.jpg
检查配置文件
named-checkconf
          载入配置
           rndc reload
          查看日志文件已经更新成功
wKioL1VA8MWiS3vzAAO_7c3-yyY585.jpg
主服务器配置文件已经更新到本地/var/named/slaves/192.168.2.com.zone中
wKiom1VA76aAyi3qAAGlkXhWqlU203.jpg
定义子域服务器,
主服务器上添加子域
wKiom1VA79LCCG7HAAHcq3PQeXA818.jpg



子域服务器配置
vim/etc/named.rfc1912.zones


wKioL1VA8VrzV3DMAABG15M1GVM467.jpg


配置区域文件:
wKiom1VA8AqTkqpBAADJWy7qyhI953.jpg
修改ops.xuphoto.com.zone权限
#chmod 640 ops.xuphoto.com.zone
#chown:named ops.xuphoto.com.zone
使用主服务器查看需要加 +norecurse
dig-t NS www.ops.xuphoto.com @192.168.2.10 +norecurse

wKiom1VA8DGS7twVAALH2yq33dY124.jpg

设置转发功能:
wKioL1VA8c2ANutGAABLTRwN6HU205.jpg


运维网声明 1、欢迎大家加入本站运维交流群:群②:261659950 群⑤:202807635 群⑦870801961 群⑧679858003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运维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作者享有,请您和我们一样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如果您对作品感到满意,请购买正版
4、禁止制作、复制、发布和传播具有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删除。若您因此触犯法律,一切后果自负,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5、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正当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6、所有作品仅供您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得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您自己承担,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联系人Email:admin@iyunv.com 网址:www.yunweiku.com

所有资源均系网友上传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我们仅提供一个展示、介绍、观摩学习的平台,我们不对其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人Email:kefu@iyunv.com,QQ:1061981298 本贴地址:https://www.yunweiku.com/thread-62044-1-1.html 上篇帖子: RHEL6编译安装nginx、开机启动脚本 下篇帖子: linux文件系统详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X

扫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加入运维网微信交流群,最新一手资源尽在官方微信交流群!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详情

客服E-mail:kefu@iyunv.com 客服QQ:1061981298


QQ群⑦:运维网交流群⑦ QQ群⑧:运维网交流群⑧ k8s群:运维网kubernetes交流群


提醒: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


本站大部分资源是网友从网上搜集分享而来,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我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核实删除!



合作伙伴: 青云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